开yun体育官网入口登录体育 运动,让你感知这座城的奔腾活力——上海加快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光明日报记者 严伟琪
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1月1日,2024年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总决赛将在上海体育场举行。顶尖选手上演巅峰对决,为球迷们在除夕之夜献上了一场精彩又感人的乒乓盛宴。
翻看“上海赛事”日历,人们发现,2024年,上海几乎“全年无休”举办重大国际国内赛事。据统计,全年赛事178项,不仅包括F1中国大奖赛等一些正常顶级赛事的回归,还有新创建和引入的赛事,如2024年巴黎奥运会资格赛系列赛、2024年FISE极限运动世界巡回赛。赛事·上海站等
高质量赛事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展示,是城市发展的高水平形式。高品质赛事的背后,是一个城市深厚的体育文化土壤和坚实的民族体育基础。
作为我国现代体育的发源地之一,上海把发展体育作为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倡导“全民体育、全民健康”理念,加快建设世界小康社会。 -著名的体育城市。
加快建设世界体育名城——上海在2015年首次提出这一目标,并在2020年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近十年来,上海加大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青少年体育不断加强,举办全球顶级赛事取得多项突破。如今,浦江两岸,世界著名体育城市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矗立在我们眼前。
2024年上海赛艇公开赛现场。上海市体育局供图
2024年F1中国大奖赛将竞争激烈。上海市体育局供图
2024年上海帆船公开赛等自主品牌赛事凸显城市特色。上海市体育局供图
健身无处不在,运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早上,我步行5次到家门前的社区操场,晒晒太阳,压压腿,感觉神清气爽。”上海市徐汇区康健街道首一坊居民陈阿姨告诉记者,街角的康健体育公园就是周边。居民的“最爱”。占地13000平方米,拥有健身步道、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馆、乒乓球室、老年运动养生之家、市民健身站、儿童游乐场……“常规体育设施一应俱全”你能想到的这里都有!”
这个开放式社区体育公园于2004年竣工,是上海第一个社区公共体育场馆。场馆全年365天开放,开展公益运营,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多样化的运动健康需求。 2024年,这里的客流量将突破100万人次。
立足社区、面向全民,持续推进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改善社区健身环境,努力把体育民生问题解决在家门口。康健街的生机勃勃景象是上海近年来不断优化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设施布局、提高运行效率的一个缩影。
2022年底,拥有上海体育场、上海体育场、上海游泳馆三大标志性体育建筑的徐家汇体育公园将揭幕。这些专业场馆周围布置的市民休闲运动空间与袖珍公园和绿色草坪相得益彰。
除了新建或改造体育场馆,上海近年来还在城市更新方面探索挖掘潜力,利用各类闲置土地、建筑屋顶、高架桥下等城市“金角银边”释放体育空间。
在长宁区北新泾大街,一座高架桥下的空间被改造成了色彩缤纷的体育公园:粉色的“火烈鸟”螺旋楼梯、深黄色的“猎豹”球场、黑白条纹的“斑马”球场和广场,数个大块的色块构成了体育公园的主色调。明亮、时尚、活泼的风格很快让这里成为网红运动场所。
在黄浦区,4300平方米的外滩金融城市体育中心是利用新京金融服务中心地下一层的闲置空间改造而成。上海市体育局会同市总工会在楼宇、公园等区域部署职工健身站,累计建成职工健身站131个。
上海以建设世界体育名城、健康上海为目标,正在建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一体化、数字化,打造全民健身之都。健身无处不在,人们每天都想锻炼身体,能够健身的城市环境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年赛事众多,体育成为最美的城市风景线
2024年5月,上海举办了国际奥委会独创的新赛事——自由式小轮车、滑板、霹雳舞、攀岩等四个项目的奥运会资格赛系列赛开yun体育app官方下载入口,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400多名运动员。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对上海举办奥运会给予了10分的高分(即满分)。
上海很早就明白顶级赛事对于这座城市的价值。 2002年,上海获得了连续七年举办F1大奖赛的权利,上海国际赛车场就是为此而修建的。 2004年,上海获得网球大师杯赛五年举办权,并为此建设了旗忠网球中心。 2009年,上海网球大师赛成为全球九项ATP1000赛事中唯一在欧洲和北美以外举办的大师赛。
2024年12月6日,久事体育与F1联合宣布,F1中国大奖赛已完成新一轮签约,双方续约期限为2026年至2030年。F1官方数据显示,F1中国大奖赛已完成新一轮签约。已连续举办20年,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粉丝。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持续上升,目前中国粉丝数量已超过1.5亿。作为中国最大的国际常设赛事之一,F1中国大奖赛带来了显着的经济效益。据统计,2024年F1中国大奖赛吸引了超过20万观众观赛,带来直接经济效益14.06亿元,间接经济效益(产出效应)39.28亿元。
建设世界体育名城,“赛事之城”才是应有之义。近年来,上海将赛事发展与城市水平、核心竞争力和城市软实力的提升紧密联系起来,不断优化赛事结构和布局,提升赛事质量和效益。高质量的赛事也是世界观察上海、观察中国的窗口。近年来,上海相继推出上海赛艇公开赛、上海帆船公开赛、明日之星系列赛、上海杯国际象棋大师公开赛、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等自主品牌赛事,建立了自主品牌赛事矩阵凸显城市特色。 ,“上海盛事”已成为知名品牌。
这些活动还让公民更多地了解体育并参与其中。赛事的消费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除了直接拉动门票、餐饮、服装、运动器材等体育周边产品的消费外,赛事还掀起了新的消费热潮。 “随赛事而行”的时尚,让体育赛事更加火爆。文化旅游消费“流量”加速转变为“留存”。越来越多的活动也积极“进商圈、进景区、进社区”。
记者注意到,上海在举办比赛过程中注重顶层设计,系统性、有计划地引领和构建与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相匹配的体育赛事体系,先后出台了《上海体育赛事管理办法》和《上海体育赛事管理办法》。推出一系列体育赛事管理措施。一系列管理创新举措。 “顶级赛事、标志性赛事、培育赛事”——上海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斌定义了他心目中“上海赛事”的标准。 “我们希望探索形成赛事认证、赛事评估、赛事支持的闭环管理服务体系,从专业性、关注度、贡献度等方面评估赛事影响力,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举办赛事,提高赛事关联度,让‘上海运动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赢得青春,体育让城市充满活力
翱翔、投篮、得分!作为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教委共同打造的青少年自主品牌赛事,MAGIC3上海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已连续举办六届。 2024年夏季,本次赛事将增设高中女子组和初中男子组,推动校园篮球运动的发展,吸引超过万名青少年参与。
近年来,上海打造了以三对三超级篮球赛为代表的特色品牌赛事,开展青少年体育普及活动,建立了多元化的大众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青少年体质和运动水平显着提高。 2023年首届全国学生(青少年)运动会上,上海黄浦区、杨浦区共获得金牌28枚、银牌30枚、铜牌29枚。
相比在奥运会上增加附加项目,并将范围扩大到普通学生……由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体育局共同主办的上海学生运动会,以全新的形式首次亮相。态度。这是上海最高级别的学生综合运动会。自2024年9月开业至2025年1月,每个周末比赛都会持续进行,竞争将非常激烈。定向越野、桨板冲浪、攀岩、小轮车、腰旗橄榄球、冰球、陆地冰壶,这些新潮的项目成为学生运动会的新亮点。
青少年体育的蓬勃发展与上海深化体教融合、强化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密切相关。开设体育课程、搭建青少年体育赛事平台、举办年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赛、少儿体育联赛、“跑男”青少年体育主题四季活动……这是上海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一角。
上海还持续打造学校体育“一站式”人才培养体系。市教委、市体育局联合完成新一轮市级学校体育“一站式”高中布局,指导学校积极开展科学选材、科学训练。 、推动学校课外培训体系发展,选拔一批专业体育人才到校园进行培训,推动更多专业体育力量融入学校体育师资队伍。
在竞技体育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开yunapp体育官网入口下载手机版,上海坚持竞技体育开放开放,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形成开放、共赢、充满活力的管理体系政府、社会、市场、个人等多主体共同参与。和运行机制。 2017年,上海建立花剑、乒乓球项目社会联合培养机制。目前,社会联训队伍已发展到19支,并设立了“市队区办事处”、“市队俱乐部办事处”、“市队俱乐部办事处”。 “队校办”等联办模式。
2024年1月1日,《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正式实施。这是上海体育领域第一部综合性、基础性的地方性法规。面向未来,上海目标明确:到2035年开yun体育官网入口登录app,建成世界体育名城,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资源配置中心;到2050年,全面建成世界体育名城,形成“一城一都四中心”的发展格局。
体育是增强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体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 “上海将进一步深化体育领域改革,把有效的市场和有前途的政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提高要素配置和产品流通效率。我们愿意承担更多责任。”改革创新为国家担当,探索新路径,检验压力,建设人民满意工程。”
《光明日报》(2025年1月2日第05页)
我要评论